人民时评:统筹供需,做好对口帮扶(申论推荐阅读)
8月13日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时评阅读推荐:人民网发表题为“规统筹供需,做好对口帮扶”的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能力培养和申论热点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统筹供需,做好对口帮扶
用“放大镜”精准捕捉扶贫协作点,以“显微镜”精准诊断对口帮扶点,拿“望远镜”精准瞄向持续发展点,方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部分地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遭“冷遇”。面对东部地区的热情帮扶,一些贫困地区计算了投入产出比后,不愿、不敢接纳部分帮扶项目。这种情况尽管属于少数,但不可忽视。
东西部扶贫协作始于1996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20多年来的结对牵手,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令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温暖的“中国故事”。世界银行和国外反贫困研究领域的一些学者,对东西部对口帮扶这一战略决策兴趣浓厚。在他们看来,这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优越性。同时,时代在发展,对口帮扶也面临发展创新的课题,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将对口帮扶视为“甜蜜的负担”,提醒我们,让“供给”与“需求”良好对接,还须细化、完善、创新帮扶机制。
对口帮扶,“对口”是前提。支援项目要与当地需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相匹配,才能避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些贫困地区的自身条件有限,如果人力、物力、资源、产业等要素跟不上,支援项目再好也只能望洋兴叹;还有一些贫困地区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项目,送来的却是“锦上添花”的支援,供需错位反而会延迟贫困地区的脱贫时间。这类对口帮扶遭冷遇也在情理之中,需要双方深入细致地把前期工作做好,才能把握好供需关系,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供需错位,还表现为项目难度与当地扶贫干部能力、态度不匹配。有些帮扶项目是挺好,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来说,实施周期长,完成难度大。面向2020年,脱贫时间紧迫,他们担心如果不能按时完成项目,将影响扶贫工作的考核验收。一旦“与其干不好还不如不干”的思想占了上风,就会宁要简单易做、短期有效的项目,而不愿或不敢选择颇具挑战、着眼长远的项目。这样一来,大项目不敢接、好项目留不住,就会错失贫困地区来之不易的脱贫良机。
新时期东西部扶贫协作参与主体多、帮扶链条长、协作范围广、目标要求高,上一个阶段制定的政策可能不适应现阶段工作的需要。比如,国家适时调整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并相应调整帮扶工作的内容和导向,如果被帮扶地区跟不上节奏,就难以保证优质项目引得进来、落得了地。及时调整具体政策,才能打通对口帮扶的全通道,实现以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
22年前,由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共建的闽宁村,如今已成闽宁镇,群众的人均收入差不多涨了20倍,且在该镇的带动下,孵化出大量闽宁示范村和闽宁协作移民新村。深度挖掘、精准匹配供需,从单向扶贫到产业对接,从经济援助到多领域深度合作,这种“宁夏所需,福建所能”的协作状态,也是在实践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写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的大文章,不妨深入研究“闽宁模式”等成功案例的启示。
由此看来,把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好事办好,关键还在“精准”二字。用“放大镜”精准捕捉扶贫协作点,以“显微镜”精准诊断对口帮扶点,拿“望远镜”精准瞄向持续发展点,才能确保东部地区各项扶贫协作资源,都能被西部贫困地区接得住、用得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以上就是这篇时评的完整内容,专家希望这篇时评对考生把握申论热点问题,提升申论写作的语言表达能有所帮助。
更多的热点内容更新,敬请关注嗨课网论坛(www.hike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