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必备的阅读学习刊物之一,也是考公务员申论备考非常好的资料。
下面是网页阅读版:
半月评论
1 开启2020:定格历史的一年
时间镌刻不朽。已经到来的2020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必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在这一年历史性地画上句号。“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我们党作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郑重承诺,胜利在望,成功在即。2020年,只要我们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就能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们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尤值一提的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这向“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又迈进一步。2020年,只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中国号”巨轮将行稳致远,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这一阶段性宏伟蓝图。
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新的一年,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奋斗不息致力于长期执政的政党,一个矢志不渝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政党,唯有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推动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闪亮定格,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科学开启,才能始终锚定国家奋进坐标,清晰擘画民族复兴蓝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2020年,是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当前不论是顺应时代潮流,还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都要求我们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2020年,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必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的制度优势需要加速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开启2020年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又要踏上新的起点,冲刺在新的赛道,不可避免地爬坡过坎、滚石上山。面对诸多矛盾问题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织的挑战,没有人奢望能轻而易举创造辉煌。
开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应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面对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的态势,要稳定预期,用改革开放和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的发展变化,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开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应常怀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千年梦想浓缩于未来的300多个日夜,时代担当落在我们的肩头,完成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收官这一历史任务,既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检验,是对广大党员干部驾驭风险、跨越关口的能力考验。要有强烈的忧患感和紧迫感,须未雨绸缪,担当尽责,攻坚克难,认真书写好时代的答卷。
开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还应鼓足斗争精神和实干精神。任务越繁重、时间越紧迫,越要斗志昂扬、振奋精神。要进一步凝聚精气神,劲头不松、力度不减,再造一个干事创业的激情年代。要算清时间账,做好落实篇,对既定的任务、明确的工作,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兑现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创造一个个坚实成就高筑起来的历史伟业。
半月讲解
2 2020年农业农村五大关键点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多个方面为2020年“三农”工作定调。
那么,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何在?
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要看2020年的工作成效。
2019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全国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近3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
2020年,一鼓作气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是必解之题。目前,“三区三州”还有贫困人口172万人,脱贫攻坚将聚焦“三区三州”等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的深度贫困地区,各方面的资源也将重点倾斜。
坚持现行脱贫标准,不降低也不拔高,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2020年脱贫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重度残疾者、年老失去劳动力工作者、因病返贫、收入不稳定、住房未解决等情况的特殊贫困群体将得到更多政策关怀。
收官之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保增收:实现农民增收,鼓励人才返乡
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才能成为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保增收,就是保障农民增收势头不减弱、趋势不逆转,增速继续保持“两个高于”,即高于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2019年前3个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0172元人民币,增长10%,在收入增速方面继续保持“两个高于”。
现阶段,“三农”领域面临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村资金持续外流、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等情况。此次会议提出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农民务工人数和工资水平的增速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会议强调,稳定农民工就业,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
党的十八大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定量指标,其中一项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需达到7.2%。而2011年到2018年已实现年均增长8.5%,由此可见,翻一番的既定目标已不难完成。
补短板:多管齐下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我国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到了70%,还会有4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因此,补“三农”短板,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农民群众,很有必要。
在“三农”短板中,最突出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继续加大相关投入,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此次会议指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以上8条,在补“三农”短板方面均有所指。比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是因为目前一些地方的生产用水、灌溉设施、生产道路、生产用电问题仍影响农业生产;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则是立足于目前全国还有近1/4的农村生活垃圾、80%村庄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使用率不到一半的现实问题。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20年要以农村饮水安全、村内通组道路、动力电等为重点,加强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补强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
要注意的是,现在要补的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标的短板,不是与现代化目标对标的短板,各地农村发展很不平衡,不能搞一刀切、盲目攀比、揠苗助长。
保供给: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生猪产能恢复
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稳住农产品市场供给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稳底盘”的作用。
2019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7.4亿亩以上,产量达到13277亿斤,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丰”。但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还不稳固,部分地方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有所抬头。此次会议提出,要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
韩长赋表示,2020年将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提升生猪产能也被着重提及。会议提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已经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引导大型养猪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发展。
中国有2600万个养猪场户,其中99%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场户。从猪肉产量上看,中小养殖场户生产了中国一半的猪肉,是生猪稳产保供不可缺少的部分。2020年,对中小养殖场户的帮扶带动力度将会加大。
抓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重点改革任务
2019年,在继续完善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农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通过,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政出炉,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出台。同时,我国还开展了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引导承包地“三权”分置。
此次会议强调,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2020年,各项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将扎实推进。部分县市将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先行试点,为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提供经验。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将全面推开,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台账和管理制度将健全起来。这会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壮大集体收入的同时,让农村资源为农民带来更多财产性收入。
半月调查
撕与黑:起底“饭圈”职业黑粉产业
如果用两个字形容2019年的饭圈,“撕”与“黑”堪称祸首。近期,多家央媒社交账号后台收到网友实名举报,质疑社交媒体平台纵容甚至配合营销号、黑公关造谣传谣,导致青少年网络言论集体失范。
你以为偶像是一种“崇拜”,其实是一场“养成”;你以为粉丝是一种“感情”,其实是一个“工具”。名为“引战”实为“引流”,饭圈的“泼粪”生意如何越做越火?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职黑(职业黑粉)团队“拉踩”“引战”已严重破坏粉丝文化生态,成为一个“黑洞”,不断吞噬青少年精力,引发群体性侵权行为,亟须规范管理。
饭圈正在“黑化”?
为偶像的电影“锁场”,组合中不同偶像的“唯粉”对峙,影视剧男女主的粉丝撕“番位”,控评、屠版、互踩、挂黑、集体人肉、网络恐吓……粉丝群体刷足了存在感,成功出圈,向大众科普的不仅是饭圈新招,更在挑战网络公德下限。
除了粉丝之间“互撕”,“手撕”公众人物更是常态。女艺人迪丽热巴曾被“黑粉”P过遗照,并贴在写有“生的该死,死的活该”的碑上。男艺人杨洋因出演某角色遭到原著书粉的抵制,书粉在清明节当天焚烧其照片、撒纸钱,号称要祭奠书中角色。2019年国庆节期间,两名十几岁的少女受网上营销号的影响,在长沙高铁站拉横幅辱骂艺人,横幅上写着对艺人的侮辱性外号,将网络暴力延伸到了线下。
饭圈互撕不仅吞噬了青少年群体的精力,更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饭圈的戾气正走向失控、黑化,甚至走火入魔。”有网友留言说,“这些粉丝自从追上一个星,大量时间泡在网络上刷话题,语言、思维方式不知不觉都被同化污化了,在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出现思想偏差,做出不理智行为。”还有网友表示,“在这样充满戾气的互联网环境中,会使有些青少年觉得,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嘲讽辱骂别人是对的,是法律奈何不了的。”
职黑引战有八招
为何饭圈的戾气难以控制?为何小摩擦总会上升为骂战?热搜上的粉丝互撕为何无休无止?这些问题始终让饭圈以外的人们匪夷所思。青少年网络言论集体失范的背后,到底是饭圈这一亚文化圈层的自身问题,还是有其他外在诱因?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职黑是这一现象愈演愈烈的幕后推手。
——看似粉丝擦枪走火,实为职黑下场引战。
为何粉丝如此爱撕?半月谈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个明星饭圈、明星经纪公司和社交媒体研究机构,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职黑水军的拉踩与“引战”,普通粉丝之间的看不顺眼顶多是“圈地自萌”,很难撕出阵势。
据了解,职黑水军“拉踩”“引战”主要有以下8个套路:压红热搜;购买黑搜索词条;编造黑搜索词条,带姓名“屠”微博广场;多号联动洗脑;炮制黑料发帖评论;捕风捉影造谣;在粉丝圈恶意引骂战;针对部分活跃人士进行网络暴力。
——看似匿名爆料,实为有意编料。
据了解,一些匿名网络社区正成为饭圈大量盛行的网络谣言传播发酵的温床。其中,最常见的是“兔区”——晋江论坛网络留言区。由于IP随机生成,“兔区”有大量明星团队的职业粉丝,专门编造爆料、挑起争端。然后通过营销号,联动豆瓣,联动微博,将匿名区见不得光的谣言与纷争搬运到实名区,引发关注,例如“求证,八组说XX”“鹅组说XX,怎么看”。
——看似散落无序,背后却串珠成“链”。
看似各自为战的代拍、职黑、营销号、黄牛背后,其实也存在一张大网。例如,天眼数据显示,在微博上大部分搬运匿名留言区谣言的微博账号均来自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本身也涉及艺人公关业务。交保护费的“呵护有加”,不听话的黑料不断。有媒体爆料,代拍江湖中最好卖的不是美图,而是黑图和可以各种内涵联想的“同框图”。
业内人士分析,职黑产业链的崛起与流量经济不断做大有关。近年来,伴随着文化产业的深度重构,粉丝群体购买力与明星商业价值直接挂钩,网络追星行为产生的流量便有了变现通道和商业价值。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流量经济价值超过155亿美元,而职黑产业牟利的方式,就是试图通过各种阴招影响流量经济,从中渔利。
——名为“引战”实为“引流”,“泼粪”生意越做越火。
营销号为了流量和点击率,会故意造谣、挑事,粉丝对此会进行澄清和控评。如此一来一回之间,为营销号带来数百万的点赞,获得了极高的热度。这样的营销号,聚集起黑粉群体,转发明码标价,少则几万多则六七十万,还可以发起集资筹款,接广告赚钱,甚至在被法院判罚后还能通过集资的方式来凑罚款。
在职黑重重套路与收割之下,在不少网络社区,青少年言论失范问题日益突出。2019年前11个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明星起诉网友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中,70%的被告为30岁以下青少年,最小仅为19岁。
是监管缺位还是坐享红利?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问题研究报告指出,互联网平台对不当网络言论的扩散缺乏有效的管控。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不能适应新技术迭代发展的新形势,而且现实中不排除有平台跟风炒作,为追逐流量对一些网络言论失范现象持放任态度。
业内人士反映,营销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点,有些平台履行监管职责出工不出力,实际上是在“搅混水”,甚至充当“保护伞”。
“平台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不良秩序的纵容者。他们需要这些混战引发的热度,因此默许这些网络暴力行为,同时打着维护秩序的旗号向每个艺人、每个项目收取‘保护费’。平台稳赚不赔。”一位明星经纪人告诉半月谈记者。
该经纪人多次通过法律渠道起诉职黑,却发现即便是打赢了官司,谣言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无奈之下开始自己研究路人号、水军号、广场控评、数据权重等,培植自己的回击力量。
“平台对于发布内容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极易引发监守自盗。”一位头部流量艺人的经纪人表示,如今娱乐圈的“话筒”紧紧掌握在平台手中,操控着粉丝们制造的流量流向,“指哪打哪”。“明星每年不投个几百万很难有‘曝光量’,只能花钱买话筒。希望平台能负起应有责任,不能利用粉丝把场子弄得这么乱。”
北京一名律师周兆成认为,自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的利益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及“激励”部分自媒体账号、网络大V和网络不法公司,为吸引眼球、赚取点击、获得广告收入等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这种网络乱象,越演越烈,已经形成为了“刷流量”的网络黑产业。更有甚者,赤裸裸地侵犯公民隐私、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敲诈勒索等。
“粉丝对文化工业的意义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朱丽丽说,互联网社会将粉丝的力量量化。一方面,粉丝面对平台应有清醒的认知,正视自己的权利,善用自己的权利,反思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平台应有自己的态度、立场和分寸,保持自己的责任感、公共性。
“一旦发现有人利用网络从事不法行为,平台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加大对网络行为的监管力度关键要压实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消除网络空间的法律“真空”。
半月世界
4 世界形势展望之一 2020年,世界经济如何演绎
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由2018年的3.6%降至3.0%左右。但到了年底,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迹象,在多种因素推动下,2020年有望实现3.4%左右的中速复苏反弹。不过,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力量依然存在,预示全球经济仍将面临险阻。
经济增长有望中速回暖
2020年,促成全球经济回暖的主要因素如下:
困扰全球经济的重大不确定性有望消除。一是中美经贸谈判取得进展。中美贸易战极大地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打击消费者、投资者的信心。近期,中美双方宣布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共识,长达一年半的贸易摩擦暂告一段落,该因素对全球经济的正面意义不言而喻。二是脱欧不确定性基本消除。鲍里斯·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大获全胜,约翰逊提交的《脱欧协议法案》通过,有利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
前期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2019年,为应对经济疲软下行,全球央行再现货币宽松潮流,30多家央行进行降息、扩表,为疲弱下行的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其中,美联储三度降息,并提前终止“缩表”进程。各国扩张性财税政策,也有利托底全球经济。如中国等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让利近2万亿人民币,2020年将进一步减税,并不断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稳步推进结构性改革,有利激活企业活力。这些政策发挥效用有一定时滞,相关红利将在2020年释放。
主要经济体反弹拉动全球经济。美国经济出现改善势头:贸易战的暂时停火,增强了投资者信心,推动美经济逐步摆脱2019年二、三季度的颓势;经半年多调整消化,前期的超高库存逐步降低,对经济的作用由负转正;居民消费依然强劲,失业率降至历史低点,工薪增长呈现经济危机后最快增速。欧洲经济也将走出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欧洲2020年将实现1.4%的增长,较上年积极。相较于增长较缓慢的发达经济板块,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IMF预计其经济增长率有望从2019年的3.9%升至2020年的4.6%,成为世界经济主要引擎。
面临多重硬约束
世界经济短期回暖,衰退下行风险降低,但制约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财经风险与地缘政治风险较高,预示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不会平坦。
一是低增长趋势难以违逆。美、欧、日、中——占据全球经济大头的四大经济体,普遍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其中,日本、欧洲当前平均年龄为45岁,中、美也均超过37岁,劳动人口占比持续缩小,必然影响经济活力。此外,全球性产能过剩,生产性投资多年不足,全球以及各国内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等,都影响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世界经济进入“新平庸”历史新周期,潜在增长率趋势性走低。
二是国际金融结构性风险凸显。各国长期实施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负面效应也在积酿,形成当前“三高三低”的经济金融乱象:高负债、高杠杆、高资产价格;低增长、低名义利率、低通货膨胀。全球债务积聚扩大,目前已突破255万亿美元,达到历史峰值,超过世界GDP的300%,危害经济增长;无论公债还是企业负债、家庭负债,都在上升。截至2019年中,美国的联邦政府债务/GDP已超越104%,并将不断膨胀;企业债务/GDP超过46%,为近50年历史最高;家庭负债接近14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65%,为近年峰值。同时,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通胀率低位徘徊、负利率资产不断扩大蔓延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异常火热,主要股市均多次刷新历史记录。世界经济“虚火”上攻,存在深层病根。
三是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冲突仍是重大风险源。美国单边与保护主义愈行愈远,中美贸易摩擦尚未终结,美国与欧洲、拉美等贸易冲突再起,WTO在美肆意干扰下,上诉机制已然瘫痪。多边自由贸易与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空前危机,很可能危及脆弱复苏的全球贸易与投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美将中国等列为战略对手,加大对后者的科技、军事、外交围堵,中美经济“脱钩”风险仍存。伊核、朝核、中东等仍将是2020年热点问题,牵动国际全局,将对全球市场造成干扰。
危中寻机,埋首发展
2020年对中国是关键一年。一方面,中国经济调结构促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离全面转型尚有一定距离,需在稳增长的同时挺过难关,实现突破;另一方面,中国距离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最后一公里”,越到关键时刻,越要确保经济社会稳渡险滩,胜利到达彼岸。国际局势波诡云谲,应沉着冷静,抓住并充分利用机遇,管控风险。
首先,增强活力,继续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到新的发展阶段,外部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唯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方可化险为夷。
其次,主动作为,创造并用好外部机遇。2020年全球经济回暖,欧洲以及亚洲、拉美等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反弹之势加强,国际贸易投资恢复增长,但趋势未稳。我宜积极利用机遇,找寻突破点,增强经济向好势头。
再次,双多边并举,扩大国际合作。双边层面,灵活务实推进中美、中欧等经贸谈判,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进开放、合作,稳住大国关系。区域层面,凝聚共识,促推RCEP尽早签署,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与东亚一体化合作进程,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优化我产业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全球布局。多边层面,联手同道,捍卫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WTO改革到了关键节点,在坚守多边、共赢原则基础上,不妨创新思维,大胆进取,引领合作潮流。
基层治理现代化
5 问题解决了,反映问题的也“解决”了!基层直言干部屡挨整
敢讲真话、真实反映问题,是大家眼中干部最值得肯定的品质之一,也是担当精神的具体体现。但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基层采访发现,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此仍然认识不到位,把下属反映问题当成“捅娄子”“使绊子”,使用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加以惩治。
一些时候,领导迫于压力把问题解决了,顺便也把直言干部“解决”了。如此风气形成“潜规则”,干部“充哑”,领导难免“真聋”,最后恐怕是各项工作“哑火”,岂能等闲视之?
反映问题找倒霉,整改之时也挨整
王聪(化名)是一名机关干部,每天工作量不算太大,可他坐在办公桌旁始终觉得浑身不自在。为什么?因为他是被迫从第一书记岗位上提前“撤”回来的。要说原因,不过是反映了一个在扶贫中遇到的真问题。
2017年,王聪主动申请到某贫困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帮村民们脱贫,他筹划了一个养猪项目,向县扶贫办申请了20万元资金,并顺利通过审批。扶贫任务重、时间紧,项目实施等不及资金调度,王聪决定先借钱把项目搞起来,想着扶贫资金到位后就还。
可一年多过去了,老母猪产的小猪仔都出栏了,资金还只拨下来一半。眼看着还钱要犯难,他一趟趟跑县财政局、扶贫办,一次次找县领导,摆困难讲道理,只换来俩字:“等着!”
忍无可忍之下,王聪向媒体反映“扶贫资金拨付不如母猪产仔快”。这一下,上级领导重视起来,县里马上开会部署整改,拖欠的扶贫资金很快拨付。
不过,拨下来的不止有扶贫款,还有县领导的各种责难。王聪被要求做书面检查,让他感到很委屈:“我说的都是客观事实,为的是尽快解决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一没诬告、二没陷害,凭什么要我写检查?”
由于拒不承认“错误”,王聪在当地的工作越来越难开展,最后只能提前结束第一书记的任期。
在基层,王聪的遭遇并非个例。不少受访者告诉半月谈记者,在他们身上或者身边,因讲真话被“一起整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因此被“打入冷宫”。
在煤炭行业某国企工作的李前进(化名)就有这般经历。几年前,他向上级领导反映,由于相关政策出台缓慢,影响煤炭去产能进度,很可能年内无法完成矿井关停计划。很快,相关部门就派工作组来调查情况。这家国企的负责人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李前进嘴巴不严,自曝家丑,很快就将其调离核心部门“晾起来”。
冷落嘲讽一起来,难道较真是蠢材?
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基层干部反映问题遭打压后,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马上消除,等待他们的往往还有周围同事的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
赵军(化名)曾是中部某县一名镇党委书记,为人正直,工作能力突出。他所工作的镇在其任职时曾被当地评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乡镇,他本人也获评年度先进工作者。
几年间,赵军受到当地涉黑组织的各种威逼利诱。2017年,他宁可辞去镇党委书记职务,也坚决不受涉黑组织控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伊始,赵军就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个组织,令其被上级专案组一举全歼。
原本以为自己在扫黑除恶中立了功,能重获起用,但赵军没想到的是,他的实名举报触怒了市县两级领导,认为他捅了大娄子。2018年,在没有谈话征求个人意见的情况下,赵军突然被借调到当地市扶贫办。按照规定,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但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赵军的借调关系还没有解除。
“我的人事劳动关系和编制均在县里,按规定应参与县里的机构改革,可市里一直不解除我的借调关系,剥夺了我参与的权利,还取消了我参加县乡镇主要干部和县直单位一把手人事调整的资格。”赵军说,现在县里机构改革已经结束,涉黑团伙也已得到审判,可他还在等正式恢复工作的通知。
更让赵军心寒的是,他的一位同事在扫黑除恶中表现不力,却不过换了个岗位。那同事还当面调侃他:“就你较真,我们不站出来举报,顶多背个处分,从这个局调整到那个局,还是局长。”
王聪当时也有相似遭遇。向媒体反映问题一个月后,当地一位干部谈起这件事一脸不屑地说,这个人性子直,有点蠢,以后甭想在这儿混了。对此,王聪既气愤又无奈:“要是都不说真话,都不敢指出问题,那要我们这些干部还有什么用?”
制度细化能落实,才是干部“挡箭牌”
基层干部反映问题反被打压,难道只能“哑巴吃黄连”?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解除直言干部的顾虑,扭转明哲保身的基层官场生态,关键还在于制度建设落细落实,一方面问责动真格,一方面减负有实招。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认为,基层干部讲真话、反映真问题反被“整”的现象,暴露出目前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观仍存在问题,只唯上不唯实,害怕曝光问题让自己难堪,更害怕因此引来上级问责。
“目前保护干部讲真话的规定虽然有一些,但失之于笼统,真正有操作性的细则还有待出台。关键是,领导‘事后算账’的权力要得到约束,要给直言干部顶用的‘挡箭牌’。”李永忠说。
事实上,实事求是历来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中央有很多文件、条例都明确要求干部群众要讲真话,领导干部要听真话。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文规定,对坚持原则、敢于说真话的同志,要给予支持、保护、鼓励;党组织既要严肃处理对举报者的歧视、刁难、压制行为特别是打击报复行为,又要严肃追查处理诬告陷害行为。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建议,及时完善制度设计,畅通基层干部群众向上级部门的申诉机制,形成立体化的监督和制约体系。目前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动不动就要考核问责,因此容错机制也要跟上步伐,为勇于创新、积极作为的基层领导干部提供干事探索的空间。
“形成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为基层减轻压力和负担,这样基层领导才能对干部群众客观反映的问题更加宽容,形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风气。”汪玉凯说。
6 三句狠话,记录基层干部夹缝生存
“不换思想就换人”“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只要结果”“上面政策都是好的,都是下面的和尚念歪了经”——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这三句在基层颇为流行的话,让广大基层干部感到很受伤,同时也记录了基层干部“夹缝生存”的真实状态。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只要结果”
“上级领导讲,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只要结果。”北方某镇镇长说,“事情多任务重,这些我们都能克服。但问题是,光给基层规定责任而不赋予对等的办事资源和职权,我们很为难。”
这名镇长说,现在一到秋冬季,最难的是大气污染防治,要严禁售卖劣质煤。村村设岗,夜夜巡逻,严禁售卖500元左右的劣质煤,大力宣传购买1300元左右一吨的清洁煤,政府一吨补贴200元,很多群众不理解,但上级领导只看最后结果,他们防治大气污染的压力很大。
东部某镇一名班子成员说,有的职能部门将工程质量监管等工作,以属地管理为名转嫁给基层,“基层往往由于人手不足、专业知识缺乏等原因束手无策”。
不少基层干部感叹,上级领导放言“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只要结果”的结果,就是各种“目标责任书”依旧要签,完不成任务“后果很严重”。南方某沿海省份一名乡镇干部自嘲:“处理工作时,乡镇干部对很多权力是‘看得见摸不着’;出现问题追究起责任时,乡镇干部则是‘看不见抓得住’了。”
中部某地一名政府领导近期挨了处分,主要原因就是他在市里当局长时乱下经济指标,造成当年该市工业经济数据“掺水”造假。到县区任职以后,他“过分追求结果”的“急性子”依然如故。一名跟他共事的干部说:“安排工作时,他常对属下讲‘这个事交给你了’‘我只要结果,方法你自己想’。”
还有乡镇干部反映,有的乡镇街道为满足上级的“结果期待”,却因缺乏专业知识,推动工作不得要领,闹出过“外行管内行”的笑话。有时上级领导一味要求“出成绩”“出经验”,基层就被迫“搞忽悠”。
“不换思想就换人”
“大会小会,领导动不动就讲‘不换思想就换人’‘干不好就换个人干’‘你不干,多的是人愿意干’。”中部某省一街道工委书记对半月谈记者说,听到这些话,总感觉不是滋味,但谁也不敢多说半句话。
湘中某科级干部坦言,基层确实有不少干部思想僵化,不主动学习,不适应新形势,干事创业积极性不足,因循守旧,得过且过,领导讲“不换思想就换人”,并非完全没道理,确实可以起到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的作用。
但这句话现在成了不少领导的流行语、口头禅,就显得有点“过分”了。“这句话,部分领导逢会必讲,逢事必提,有时甚至还带有威胁意味。基层干部嘴里不说,心里却很反感。领导干部对干事创业的基层干部,应该还是以鼓励为主,不能动不动就威胁、呵责。”上述科级干部说。
东部某地一镇干部分析,一些领导干部对基层干部缺少尊重,对基层工作难处也缺乏基本体认,天天喊着“不换思想就换人”,其实是推动工作没有科学有效方法、调动下属能动性本领不强的表现。
还有基层干部认为,常常把“不换思想就换人”挂在嘴边,是一种不讲领导艺术、以权压人的做派,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深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流露。
“这类领导干部,往往还张口闭口就是‘我的办公室主任’‘我的宣传科长’‘我的班子成员’,好像下属的‘官帽’是他给的。明明都是为群众服务,反倒感觉成了他的‘家臣’一样。老是强调‘我的谁谁’,其实就是暗示你,如果你不好好服务他,随时可以把你换掉。”湖南一名干部直言。
“上面政策都是好的,都是下面的和尚念歪了经”
“不少群众讲,上面政策都是好的,都是下面和尚念歪经。”南方某地一名镇党委书记说,长期以来存在的“污名化”现象,让基层干部很受伤。
“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句话朗朗上口,我认为初衷是好的,但要求满意率达到100%,这就不科学了,很多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你让基层干部怎么办?”中部某市一名干部说。
这名干部碰到这样一个投诉案例:住在当地“夜经济”繁华街区的一位市民,一周时间内打了100多次“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晚上太吵。部门和街道干部上门了解情况,发现确实有噪音,可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但投诉人说国家有环保政策,服务热线也有承诺,解决不了问题,就是基层干部不愿管不敢管。
东南某地一名镇党委书记告诉半月谈记者,由于权责不对等,他们在监管、督办、落实种种职责时常常显得底气不足。“譬如有居民违规用宅基地修建猪圈、鸡舍,有的甚至都修到公路边了,可是乡镇国土部门没有执法权,我们只能好言相劝,让他们整改。这种情况,其实需要农业、环保、路政等部门一起联合执法。”
作为“全负荷运动员”“全天候办事员”“全科型服务员”,基层干部“压力山大”。除了来自上级的压力,部分基层群众的牢骚误解,甚至指责谩骂,也让基层干部感觉自己成了“背锅侠”“出气筒”。
南方某镇党委书记认为,有些政策在制定时与基层现实脱节;有些政策过于强调“一刀切”,在执行中失去了灵活性;有些政策甚至直接触动群众正当权益。所谓好政策,不等于政策好执行。“基层干部不好干,有人宁愿到县里干个虚职,也不想在乡镇当实职。”
记者手记:基层干部“夹缝生存”的状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三句“冷冰冰”“硬邦邦”的话是典型写照。其中折射的诸多问题,引人深思。当下,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态、士气,不可不察。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气顺不顺,关乎治国安邦的基石牢不牢。未来,理顺上下级工作关系、保障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责权利相统一、制订合乎基层实际的政策并保证能落地能落实等基层治理关键机制,亟待健全。
教育改革进行时
7 课后服务:家长点赞,学校犯愁
孩子放学早,家长没时间接;校外机构收费高,质量还没保证……近年来,“四点半难题”困扰着不少家庭。对此,河南多地积极探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受到各方点赞。不过,受访政府、教育界人士反映,当前组织与实施考验大、人员与资金保障难、校外机构的准入与监管不清等制约课后服务开展的难点依然存在,亟须配套政策保驾护航。
课后教学相长,多方共赢
为辅导孩子学习,新乡市新区小学学生家长董文静前些年辞去了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一说写作业家里就鸡飞狗跳。太难的题我也不会,简单的题讲的思路跟老师不一样,孩子会顶嘴。”
董文静的苦恼并非个例。近年来,中小学下午四点半放学,让不少家长当起了校外辅导员、作业监督员。在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冲突,“谁去接孩子”是老大难问题。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同在一个单位的家长会三五组队,轮流翘班,把孩子先接到一个家里看管;落了单、老人还帮不上忙的家长,只能让孩子放学后先去学校旁边的托班,中间不忘打几次电话确保孩子安全。
为了让“四点半难题”不再难,河南多地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将放学时间顺延90分钟左右,基本与家长下班时间一致。在服务内容上,除作业辅导以外,还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学生可自愿参加。
“现在孩子一回来就会很高兴地跟我说,‘妈妈,我的作业在学校就写完了’。”董文静说,“孩子在家可以读读课外读物,我们也可以陪孩子做些亲子游戏,家庭氛围明显改善。”
截至2019年10月底,在3322所学校的11万余教师参与下,课后服务让河南全省194万余名学生受益。新乡市不久前发放的21.2万张调查问卷显示,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满意率高达98%。
“课后服务工作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校长孟晓莉介绍,该校将社团资源融入课后服务中,目前设有软式垒球、航模等各类社团36个供孩子选择,“社团活动调动起了孩子们的聪明智慧,特别是让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找回了自信”。
能否长久开展存疑
尽管不少地方已将课后服务工作列为民生实事来抓,但政策不清晰、投入成本大让不少学校领导发愁,部分在校教师超负荷工作“压力山大”。大家普遍表示,这项工作应该好好抓,可是对怎么抓、能不能长久抓下去感到迷茫。
一名小学校长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仅水电费一项,学校一年就要增加10万元的投入。“从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每天都在学校连轴转,至于教师津贴怎么发、管理成本怎么补,目前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备课的时间都被课后服务挤占了。白天还要看班上课,现在只能想办法再挤时间了。”一名小学老师说,还好孩子跟自己在一所学校,不然自家孩子就没法儿管了。
据了解,郑州、许昌等地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社会团体等给予了补助,而许多地方财政无力拿出更多的钱。在新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一个月需交100至200元不等的费用用于补贴老师的课时费,由家长委员会负责费用的收管支。
家长们表示,这个费用比校外机构便宜得多,把孩子放在学校省心也放心,交点钱也愿意。也有家长担心,自己家孩子不参加会不会得罪老师。“我们反复跟家长强调自愿参加,也严禁学校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新乡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建学说。
多位受访学校领导表示,如何根据学生和家长需求统筹安排服务形式和内容,如何保障学生在课后服务过程中的安全……这些问题是否能妥善处理,考验着学校的管理水平。
“受场地、师资、设备资源的限制,学校很难完全满足家长们的多样化需求。部分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形式较单一,如果引进校外机构,其准入及监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河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与学校开展合作的过程中,新乡市能力风暴机器人活动中心负责人李玉娟前前后后跑了很多趟,“机器人耗材昂贵,有的机器一台就得1万多,目前都是无偿提供给学校。机构也需要赚钱糊口,仅靠公益心无法持续”。
亟须配套政策保驾护航
早在2017年初,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广大中小学校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半月谈记者发现,由于宏观指导的政策多、微观落地的政策相对少,不少地方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存在着课后服务没有开展、服务行为不规范等现象。受访教育界人士呼吁,政府应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服务,明晰政策边界,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学校承担起更多的公共服务职责,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应该进行重新核算调整,在学校人员编制上也需要有所增加。”一名小学校长建议,政府应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对于有服务性收费予以补充的,应依据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出台合理的收费标准。还可探索课后服务市场化机制,开展校企合作,调动社会资源。
多位受访教育界人士反映,我国公立中小学和社会教育资源脱节的问题长期存在,比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校外机构能否合作、如何监管,各地政策就不一致。“可采取优秀社团评选等激励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一名校外机构负责人建议。
“课后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教育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必须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工作推进机制。”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介绍,新乡市2019年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纪检监察、教育、发改、公安、财政、人社、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参与的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课后服务工作得以全面推进。
此外,在考评体系建设方面,专家指出,应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细化考评指标。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李醒东认为,课后服务能力应上升到专业技能层面,成为衡量教师职业能力的一个指标,进而提升工作专业性和积极性。
解码城市
8 龙岩:红绿交辉换新颜
闽西老区福建省龙岩市,因红色而闻名,又因红色而振兴。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当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4000多名将士二次入闽,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红色政权,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词章。近年来,闽西人民不断焕发红色新动能,建设绿色新龙岩,实现快速发展崛起,当年的“金瓯一片”,如今正在书写锦绣文章。
守护红色基因,唱响红色旋律
“当年有10万多闽西儿女参加红军,长征8.6万主力红军中闽西籍2.6万余人,到达陕北后仅剩2000多人,长征每走1里路就有1名闽西子弟壮烈牺牲。”在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长汀县中复村观寿公祠,讲解员钟鸣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参观者说。
为了更好地守住革命老区的底色,龙岩率先探索对红色遗存实施制度化保护。2017年,龙岩市通过《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一大批红色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在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召开地上杭县古田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地、红四军司令部旧址、蛟洋镇文昌阁等一批会议旧址群得到全面维修。
古田会议纪念馆副馆长洪武子说,如今,古田的红色景点已经实现了从点到面、从单体建筑保护到红色文物建筑群整体保护活化、从单纯参观到培训研学深度游的转变。
在古田会议会址旁的“红古田”商店,红军公仔、革命元素小挂件、红色诗词书签等创意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商店负责人廖宗福告诉半月谈记者:“我们现在不用外出,可以在自己家门口就业致富。”
后发地区成为开放前沿
解放初期,龙岩交通极为不便,重重山峦曾经是龙岩人民走向世界、走向开放的道道屏障。
“要致富先修路”,龙岩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先行。从1957年鹰厦铁路贯通漳平,到新世纪以来掀起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热潮,如今龙岩已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干线、村村通客车。
古田苏家坡村80岁村民雷先春是龙岩交通巨变的见证者:“新中国成立后,古田长期只有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到龙岩城里要近2小时;十几年前高速公路通车,这一时间缩短到40分钟;2019年年底一条快速路竣工,从古田到龙岩市区仅需20分钟。”
一通百通。曾经闭塞的老区,如今和广阔的世界同步:一大批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一大批台胞台企在龙岩登陆,建成了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
为优化营商环境,龙岩打造政务服务“掌上模式”,建立市级网上公共服务平台“e龙岩”,群众、企业办事从满街跑、满楼跑向“一趟不用跑”转变。
从绝对贫困走向全面小康
走进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茂密的森林中,地上随处可见的灵芝甚是惹眼。在村里致富能人李广军带领下,贫困户谢春荣2019年在自家林地里种下了1亩仿野生种植灵芝,预计能给全家带来1万多元收入:“好日子是自己干出来的。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们干劲十足。”
作为老区苏区,龙岩曾经是福建省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贫困人口一度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4,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万。
龙岩市副市长张朝阳介绍,2017年以来,龙岩在全省率先开展激励性产业扶贫,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出发,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目前,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长汀、武平已经摘帽,连城有望2020年初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除2018年新增或返贫的38户132人以外,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龙岩市委书记许维泽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带领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
时政·财经
9 “小镇青年”带飞三四线城市消费
导读
近期,“小镇青年”消费现象引发市场持续关注——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开始领跑,并展现出强大的消费潜力。从无名之辈到消费新贵,“小镇青年”受到空前关注。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小镇青年”们不仅“会花”而且“敢花”,呈现出品质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的新亮点。与此同时,“小镇青年”迸发的强劲消费力之下,提前消费、透支消费也成为他们身上的标签。
“小镇青年”消费力持续爆发
2019年以来,多份报告显示三四线城市群体的消费信心保持平稳且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小镇青年”消费力持续爆发。“小镇青年”被看成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主力军。
市场对“小镇青年”的定义:出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通常生活在相对富裕的三四线城市,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在老家拥有一份得体的工作。宁夏银川市26岁的纪女士自称是典型的“小镇青年”,近期由于购房需要,她打印了自己银行流水,发现绝大部分是支出项。她的月工资4000多元,如果“月光”了有时还需要父母“赞助”,透支了下个月再还,消费主要是化妆品、保养品和衣服等。
半月谈记者采访中发现,当下三四线城市青年消费意愿较强,从消费的重要渠道网购便可见一斑。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里,淘宝、天猫的成交额数据中,77%的品类在3~6线城市的消费成交额增速超过了一二线城市。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彭迪云说,虽然“小镇青年”的收入相较一二线城市来说不算高,但他们的生活成本低,尤其是没有过重的房贷压力,已婚已育比例高,因此有不少消费空间。同时,由于更小的生活半径和相对缓慢的工作节奏,让“小镇青年”拥有更多的社交和娱乐时间。
半月谈记者在贵州省黔西县走访时看到,当地商业较兴旺的文峰步行街一带商铺林立,除了各种特色小吃外,还有不少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服务类型,以往在省会城市看到的一些品牌,在黔西县也有店面。同时,针对年轻人的“私人定制”消费服务业也在增多,包子铺、甜品店都新增了不少网红元素或依托网络销售平台提供外卖服务。
“小镇青年”引领消费新趋势
随着消费群体的偏移,“小镇青年”正引领新的消费趋势。他们对品质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需求的表达愈发凸显。多份报告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小镇青年”的消费画像:网络视频、游戏、音乐已成“小镇青年”消费的一部分,看电影、唱K、在线社交以及阅读是“小镇青年”最广泛的日常休闲方式。他们基本能养活自己,能吃能喝也能“吃土”,多数青年接受未来式消费,会在可承受范围内适度提前消费。
——品质消费:购物车里“国货”与“洋货”齐飞。“小镇青年”的购物车变得越来越全球化。据多个电商平台发布的2019“双11”购物榜单,“小镇青年”正热衷购买日本纸尿裤,偏爱韩国美妆与法国个护产品,钟爱澳大利亚保健品。与此同时,他们也是最热爱购买国货的群体。在“国潮”复兴的引领下,国货在更多领域成为“小镇青年”的首选。小到时尚好用的国产品牌手机、便宜精致的国产美妆,大到性价比高的国产品牌汽车等,都被他们收入囊中。
——体验消费:业余时间充足,热衷网红打卡地。看电影、打电玩、健身、餐饮等业态,也成为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热衷消费场景,“小镇青年”也愿意为此埋单。贵州大学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程同林说,互联网经济对“小镇青年”的消费有较大影响,现在很多线上的“网红元素”逐渐走入线下商场,成为传统零售业改革的方向。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催生了不少新兴的消费业态。
——智能消费:喜爱时尚潮流,容易被“种草”。在追求潮流的道路上,“小镇青年”已经慢慢从潮流的追随者转变成潮流的引领者。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小红书等社交购物分享平台的“种草”,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在“小镇青年”中的渗透率较高。像智能跑步机、水阻划船器、运动筋膜枪这类健康类新潮产品已开始进入“小镇青年”的购物车。淘宝天猫数据显示,健身房常见的24功能合一的综合健身器,在2019“双11”,超六成订单显示商品被“小镇青年”买走。
此外,透支消费也是“小镇青年”的一个显著标签。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工资大多不高,信用卡、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便成了“消费神器”。
“小镇青年”消费潜力仍可挖掘
受访的多位专家认为,随着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城镇化不断深化,人才回流,下沉城镇人口基数增大,未来还将有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刑自强表示,“小镇青年”会成为今后10年消费市场的主力军,预计到2030年三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将达45万亿元人民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和京津冀等城市群的三四线卫星城市有望继续领跑消费市场。
彭迪云表示,三四线城市消费力爆发主要得益于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具有更为广泛的延展性和带动性。在互联网业态中,建议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如物流网络、售后网点铺设等,提高顾客满意度,更好地服务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市场消费者。
有专家指出,“小镇青年”作为新兴一代,已成为“消费经济”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在消费方面的一些顾虑也不容忽视。首先,要稳定“小镇青年”的消费预期。房子、车子、婚姻对“小镇青年”而言是绕不过的话题和不小的负担。“小镇青年”齐欢乐等人认为,想持续带动年轻人消费,要让他们有工资合理增长、房价不会大幅增长的预期,年轻人对未来多了安全感,自然愿意增加消费。
其次,重视下沉市场仍然存在的消费痛点。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下一步各方应着力破除基础设施薄弱、消费者权益保障缺失等下沉市场的消费痛点,促进下沉市场消费的健康发展。
科技·文化
10 探秘量子科学,我们走到了哪一站
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费米、薛定谔……20世纪科学界许多最为杰出的头脑,都为一个概念着迷——量子。这是为什么?
2019年末,谷歌宣布其量子计算机仅需200秒就能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花费1万年才能完成的运算,声称已实现“量子霸权”。这样的“霸权”又有多厉害?
这一切,都和量子科学革命性的潜力密不可分。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门槛上,我们如何想象未来量子科学的走向,中国又当在此如何发力?带着这些问题,半月谈记者专访了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听听他讲解量子科学的风雷激荡。
量子科学,何以惊世?
理科生几乎都听说过这句名言:如果你第一次接触量子力学而不感到惊讶,那你一定是没有弄懂它。其实,不限于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科学探索最辉煌的遗产之一,今日方兴未艾的量子科学整个领域都在不断考验人类的“智商上限”。
基于量子力学理论提出的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被视为量子科学在信息技术领域两大“前沿阵地”,尤其引人关注。其中,挟“量子霸权”“量子优势”等一系列令人闻之激动的术语而来的量子计算,已成为今日国际科学界最为瞩目的焦点之一。
张胜誉向半月谈记者介绍,量子计算的雄心,在于让人类计算能力得到根本性飞跃,因此被认为具有孕生颠覆性影响的潜质。它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通过量子态的受控演化,实现数据的存储计算,具有经典计算无法比拟的巨大信息携带和超强并行处理能力。尽管在全球范围内,量子计算还处于萌芽期,但谷歌、IBM等新老科技巨头已为之投入巨大研发精力,并在过去的2019年接连取得实际性突破。
我们果真要迎来量子科学时代了吗?
量子科学,慎言“致用”
科幻电影已畅想过多种量子科学改变世界的应用:超视距物质传输、多维宇宙空间畅行、“绝对保密”的量子通讯……让观众每每叹为观止。
这些场景离我们还远吗?“远。其实科学家大多不愿盲目乐观,大家的共识是谈商业应用还为时过早。”张胜誉说,“不过,就像经典计算机发展史上晶体管的意外降临那样,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有时也会以惊喜的形式涌现。未来5年,我们也许会目睹一次颠覆性突破。”
量子科学奠基于“不确定”,而探索量子科学终日要面对的“不确定”,在张胜誉和他的同道看来是这个领域最有魅力的一面。不过,“不确定”也给他们带来实验室以外的烦恼:悄然兴起的种种所谓“量子产业”,正在与科学家争夺大众的眼球。
张胜誉呼吁,我们更需要解惑释疑的科普,而不是毫无根据的炒作。种种把“风声”包装成“风口”的行径,实在是在误导对量子好奇的人们。
量子科学,中国何为?
量子科学研究,中国离“并跑”还有多远?张胜誉直言差距还很明显:“这个差距不是短期就可以弥补的,技术积淀、人才培养、科研氛围等方面均存在短板。”不过,在量子通讯等具体领域,中国已有探索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希望所在的亮点。
为中国量子科学迈入“并跑时代”而努力,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诸多科学家表示,要在融合。一方面,以跨学科培养模式积累人才;另一方面,探索贯通协作的多学科人才交叉研究机制,这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产业界的支持也极其宝贵。
令张胜誉欣慰的是,而今国内已有机构在朝着这样的方向迈出步伐,比如腾讯新近设立的量子实验室。作为互联网公司布局量子科学枢纽型平台的代表,这家实验室的开放性令其印象深刻。这也是他选择加盟的原因。
“作为基础科学,量子科学的壮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提前布局,更要长期投入。”张胜誉说,“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希望能把一线从业者和中青年学者聚起来,在紧密的沟通和合作中打造一个开放而有潜力的生态系统。”
民生·社会
11 家暴治理,三重困境待解
一段时间以来,家庭暴力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多个话题持续发酵。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家暴治理面临调查取证难、惩治震慑难、预防矫治难三大难题。公众普遍期盼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尤其是加大治理家暴问题的力度,健全反家暴的社会干预模式,促进家庭和睦、维护社会安定。
反家暴乏力,恐成“恶逆变”
近年来,我国反家暴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共审查5860件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案件,发出3718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是一大进步,但与现实中的家暴数量相比,仍显微不足道。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女子公诉办案组检察官孙咪咪认为,家庭暴力在我国广泛、长久存在,主要原因既有“打老婆天经地义、揍孩子合情合理”等传统观念,也与过去法律制度上的长期缺失有关。200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家庭暴力”作为法律术语,被写入全国性的法律,但家庭暴力这一概念并没有为刑事法律所引入,反家暴缺少有效的强制执行力。
相关专家认为,家暴行为既影响家庭和谐,更易成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导火索,值得警惕。一些家暴受害者因家暴致伤致死,还有部分受害者由于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救助,最终发生“恶逆变”,将施暴者杀害,不仅葬送了一生,更留下孩子无人照管,父母无人赡养,造成家破人亡的悲剧。
三大难题待解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结束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无法可依的局面。曾长期推动该项立法的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认为,反家暴法颁布施行3年多来,社会公众的反家暴意识逐步提升,许多家暴受害者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恶性家暴事件发生量有所减少,但反家暴尚需破解多道难题。
一是受害者调查取证难。根据法律规定,认定家庭暴力须由受害者提供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伤情报告等多项证明材料,但在实践中完成这些取证难度不小。一些行政机关不配合出具证明,致使部分受害者在遭受家暴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干预,维权无门。
重庆市两名长期从事家事案件审理的法官告诉半月谈记者,家暴案件中调查取证难是一个普遍问题,这也导致实践中家暴案件的认定率明显偏低。
二是施暴者惩治震慑难。反家暴法推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明确遭受暴力的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家庭暴力告诫书”,亦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公权力介入家暴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这些规定在执法层面临困难。
“比如,‘人身安全保护令’由谁来执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权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导致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上述法官表示,实践中他们通常只能委托村委会、居委会代为监督执行,但执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三是预防矫治难。重庆市律师协会监事长彭静表示,无论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还是加害人,均需持续向他们提供保护或矫治服务,帮助他们慰藉心理创伤、融入社会或矫正行为,但基层缺乏法律援助人员、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反家暴法中明确政府应该对此给予支持,但执行并不乐观。“如果社区有人做这项工作,受害者往往就不会简单诉诸网络或采取其他极端方式寻求解决。”孙晓梅说。
多方合力针对性治理家暴
孙咪咪、孙晓梅、彭静等人建议,治理家暴问题亟须多方合力,加强针对性治理。
首先,要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反家庭暴力干预模式。一方面,要强化反家庭暴力宣传,营造反家庭暴力的社会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的庇护所制度。反家暴法规定了对受害人的紧急庇护制度,针对现有庇护所运作情况,应着重加大经费、人员投入,通过培育、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中介组织,为女性提供法律、医疗、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综合性专业援助,重点加大农村地区庇护所建设力度。
其次,要进一步细化责任,解决家暴案件取证难。法律规定,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当对家暴事件积极劝阻调解并积极报案,医疗机构应当做好治疗记录,公安机关应当积极处理家暴事件并调查取证。这些规定有助于解决当前家暴发现难、处置难、取证难的问题。对此,应当明确负有法定职责的机构和个人不依法履行职责应承担的责任,通过责任细化将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环节和法院定罪量刑阶段,应本着有利于受暴者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家暴认定标准。最高法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厘清法律模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