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7|回复: 0

2019年半月谈第13期_半月谈2019第13期文章汇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3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38
发表于 2021-4-11 1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半月谈第13期_半月谈2019第13期文章汇总

《半月谈》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必备的阅读学习刊物之一,也是考公务员申论备考非常好的资料。


  下面是网页阅读版:


  半月评论


  1  依法严打,净化基层社会生态


  经中央批准,5月底至6月上旬,中央扫黑除恶第11~20督导组已完成对北京、陕西、黑龙江、内蒙古、上海、江苏、青海、甘肃等8个省(区、市)的进驻工作,并于6月12日前进驻西藏、宁夏,第三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这标志着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实现了对各省(区、市)全覆盖,同样彰显了中央坚定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决心。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全国开展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由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通知,整合多部门力量,集党和国家之力扫黑除恶,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近年来,黑恶势力得到一定遏制,但依旧大量存在,其活动逐渐趋于隐蔽,游走于犯罪与违法之间,其组织形态、攫取利益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部分黑恶势力以软暴力、非暴力手段胁迫逃避打击;有的黑恶势力以公司形式、依托经济实体存在,“老大”变身“老板”,“马仔”变身“员工”,组织形式试图披上合法化的外衣。


  黑恶势力危害严重、影响恶劣,广大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相关部门坚持重拳出击,向黑恶势力发起强大攻势。


  这样的一份阶段性“成绩单”,足以令人振奋:公安部今年1月通报显示,全国公安机关已打掉涉黑组织129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593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9270起,缴获各种枪支851支,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621亿元。全国刑事案件同比下降7.7%,八类严重暴力案件同比下降13.8%,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依法严厉打击的同时,公安部还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认定标准、软暴力、非法放贷等侦查办案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规范明确。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中,强化法律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程序意识,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在法治化轨道上蹄疾步稳。


  扫黑除恶,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直接、最直观,基层一线是重点。中央明确要求,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要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纪检监察机关要将治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一个重点。相关部门还建立了涉黑涉恶腐败线索、黑恶势力犯罪线索双向移送制度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深挖彻查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


  一些重点、难点、热点案件的侦办,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今年4月,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进驻云南省期间,昆明市打掉了孙小果等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另一起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也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当地破获的一个涉黑涉恶团伙“案中案”。深埋地下的尸骸重见天日和调查工作的启动,让“迟到的正义”可期。


  倘若不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些案件不知道还会“埋藏”多久。这也更加凸显出依法严打基层黑恶势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按照专项斗争为期3年的目标要求,今年是专项斗争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目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进入考验韧劲、“啃硬骨头”的新阶段。当前,需要警惕基层一些地方“简单处理沾边就算”,有效预防打击扩大化苗头。既要掀起扫黑除恶强大攻势,又要准确把握法律适用,确保扫黑除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同时标本兼治,下大力气抓好基层政权建设、民主法治建设,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促使基层社会生态得到净化。


  半月讲解


  2  “民情书包”:装着民心与初心


  用帆布书包代替公文包,既拉近干群感情,又亮明干部身份,让党员干部一言一行受监督。2017年以来,新疆博乐市小营盘镇通过试点干部统一背挎军绿色斜挎式帆布“民情书包”走村入户,让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落实在每一次走访之中。


  当下,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小营盘干部们的“民情书包”这一基层工作模式,它里面正是装着民心,装着初心。


  手提皮包变斜挎布包


  走在小营盘镇的大街小巷和村道院落,不用打听,只要看见有人背着军绿色斜挎式帆布书包,书包上还印着一颗红色五角星和“博乐市小营盘镇民情书包”字样的,那准是当地的干部。


  提起“民情书包”的由来,小营盘镇党委委员嘎力提说:“近年来镇党委在落实‘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中发现,一些各政府部门下派驻村的干部,因为长期在城市生活、在机关工作,对农村和群众工作欠缺经验,走访入户时携带的资料不足,对群众反映的困难不能详细记录,对群众的诉求有时解答不够到位,使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信任度有所下降。”


  为破解这一问题,2017年5月,小营盘镇党委研究决定,为全镇22支驻村工作队的130多名干部配发军绿色斜挎式帆布书包。见证这一决策的小营盘镇副镇长马瑞麟说,以前很多干部手提公文包进村入户,不但拉开了与群众的感情距离,而且公文包容积太小,装不了多少资料。“民情书包”样式朴实,容纳空间大,干部入户再也不怕政策答不全、笔记记不下。


  书包里都有啥?带着好奇,半月谈记者打开了努克特克日木村一位驻村干部的“民情书包”。一尺见方、厚近一寸的民情日记和工作日记各一本、驻村工作标准手册一本、健康手册一本、应急工作手册一本、《惠民政策明白册》一册、便民服务卡一张、宣讲材料一套、常备药一包,还有一个电话号码簿……记者不禁感叹:果然是“百宝箱”啊!


  为了不让这一举措流于形式,小营盘镇党委还为“民情书包”制定了详尽的使用管理制度和携带使用台账,让驻村干部可以用记账的方式把办事内容、方式、进度详细记录下来;同时制定责任清单,博乐市委组织部、市“访惠聚”办公室不定期抽查民情日记和各类材料的学习及使用情况。


  “小书包”发挥“大作用”


  在小营盘镇乌图布拉格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群生看来,“民情书包”在方便自己入户的同时,也向广大群众亮明了自己作为干部的身份,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责任,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监督。从博乐市交警大队下派驻村1年多来,他背着“民情书包”访遍了全村各族299户群众的家。


  乌图布拉格村村民艾可伯尔说,只要是村民的呼声,刘群生都竭尽所能设法解决。积极帮助村民争取养殖贷款,给牛羊买保险请兽医,数九寒天连夜帮村民木沙江换修自来水管……最让大家满意的是,刘群生协调公交部门,把小营盘镇的公交车线路延伸到村里,孩子们上学放学再也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


  贝德布拉格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刘辉不会想到,他只是在博乐市商信委驻村第一书记罗玲惠入户走访时,随便说了说种植反季节西红柿遇到的技术难题,罗书记就记在了民情日记里。几天后镇里就邀请农技员来到大棚,困扰他很久的问题解决了。


  基层工作尚需化繁就简“接地气”


  半月谈记者从博乐市委组织部了解到,“民情书包”是小营盘镇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具体举措,全镇每村按10户至60户不等的规模分成多个网格,由老党员和双联户为代表,各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负责为各网格居民解决难题、纠纷,确保小事不出网格,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自2017年5月至今,小营盘镇网格化服务管理通过“民情书包”,夯实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共及时处理群众诉求257件次。2017年全镇信访数量29起,2018年这一数据下降了63%。今年,博乐市将在全市所有“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中推广“民情书包”。


  多位受访基层干部表示,在当前脱贫攻坚收官阶段,巩固既有扶贫成果和攻克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基层干部投入更多精力,但一些重复性和流于形式的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有效工作时间,群众也不胜其烦。化繁就简,多用“民情书包”这样基层干部乐于接受,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努克特克日木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任猛表示:“我打2017年驻村起就挎上了‘民情书包’,虽然现在书包颜色逐渐变淡,但它凝聚的共产党员的初心没有变淡。”


  半月调查


  安置房住得不安心,良心工程何以沦为凉心工程?


  导读


  安置房本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但一些地方的安置房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水、墙体开裂、混凝土疏松等质量安全问题,配套设施与服务严重缩水,有些还存在“有房无证”、延期交房等突出问题,引发安置群众不满。


  安置房质量问题频发,配套设施服务滞后


  西北某省的一个安置房小区建成于2012年。半月谈记者近期在该小区看到,许多幢楼的墙体底部出现大范围裂缝,墙内保温材料明显外漏,严重处裂缝沿地面横跨整面墙。1楼住户杜周峰用竹棍向自家阳台外墙底部一处裂缝内试探,1米多长的竹棍可全部伸入。


  这个小区1楼业主还反映家中地面出现空鼓和下沉问题。住户王先生说,他们在2014年和2015年都向有关部门反映过,施工队在家中不同房间打了6个孔注入7吨水泥,但至今地板下面仍旧存在空鼓、下沉。


  安置房的质量问题还表现在房屋漏水、建筑材料低劣、工艺粗糙。东部某省的一个小区,28栋层高为6层的拆迁安置楼,6楼普遍漏水,且第24栋楼出现大梁破损、墙体开裂。因为担心质量问题,第23栋更是没有人居住。


  “卧室漏水,5年修了3次,安置房住不安心啊。”该小区住户彭大爷说。一位业主苦等8年收房时,发现许多顶板质量存在较大问题,不愿搬入,至今依然在外租住。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部分安置房在配套设施和服务方面也大打折扣。


  中部某小区多名居民证实,在2016年村民回迁时,小区发生了一起电梯从高处坠落事件,造成1人死亡。而近3年来小区电梯故障频发,不久前就有人被困电梯之中。


  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安置房连基本的消防、天然气、照明等设施都未配齐。“向物业公司、开发商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反映问题,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我们也不知道该找谁了。”西北某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小区的住户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一直被各部门相互“踢皮球”。


  安置房问题频发,让许多住户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安置小区有问题是正常的,与市场上其它商品房相比,安置房就是低人一等。”


  交房难、办证难,“有房无证”不放心


  西北某市的多名村民吐槽:拆迁的时候快马加鞭,回迁的时候却迟迟等不到住房,好不容易住进安置房,房产证却迟迟拿不到手。


  中部某省一个村民回迁安置小区的居民说:“13年前,村民积极配合拆迁工作,憧憬着25个月后住进五证俱全、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房屋。但直到2016年有关方面才通知交房,且是没有合法证件的房屋,容积率高达7.17。”


  有的群众面临“有房无证”困扰,已经长达10年之久。中部某省一名开发区建设局副局长说,之所以没有房产证,主要是当时为了及时交付,边建设边办理,后来由于土地指标管理严格,手续一直没有跑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房开发商和购房者一般会在合同内备注,在一定期限内拿到房产证,如果违约,会按照约定进行赔偿。但是,在由政府起草的拆迁安置合同里,这一条款被模糊处理,可能就存在“没个三五年办不下来”甚至无限拖延的情况。


  低价中标埋隐患,违规违法缺监管


  ——低价中标机制推高偷工减料风险。南京一名保障房公司总经理表示,在“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最低价中标机制下,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容易偷工减料,甚至层层转包给建设、管理成本更低的承建单位。


  华南某村一扶贫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因施工用的河砂价格暴涨,施工队有人贪图方便和便宜,使用细沙捣制混凝土灌注构造柱,造成房屋质量不符合要求。


  西安一名参与过安置房项目开发建设的项目经理透露:“安置房一般是政府投入,选择施工方时偏向最低价中标,甚至由一些资质不健全的施工方参与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往往会进一步压缩成本,从源头上埋下安置房项目质量安全风险。”


  ——隐性成本高导致建设质量打折扣。少数基层干部将安置房工程视为“唐僧肉”,通过“条子”“裙带关系”搞利益输送。例如,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包了浙江省瑞安市一个安置房建设项目的代建工程,当地村干部随后向这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索要“好处费”。


  ——预防性监管不足,违规违法成本低。福建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部门负责人说,安置房、保障房的质量监管工作大多属于事后处理,没有做好相应预防工作,无法及时发现偷工减料行为,大大降低了监管有效性。


  此外,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建华认为,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或征收补偿安置协议时,相关条款约定不明,导致开发商违法成本较低,容易使开发商“肆无忌惮”地建设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安置房。


  拿什么守住安置房质量底线


  一是综合各项指标优选中标单位。江苏省丹阳市高新区建筑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夏银宏认为,实施拆迁安置房项目时,价格不能“压得太低”,可推广使用综合评分法,即价格占一定比重,但亦要考虑企业的综合实力,包括此前有无承接过类似项目、是否有过安全事故等。


  二是严把设计、材料及施工管理环节。南京一位保障房公司经理认为,渗漏、开裂等安置房问题有一部分是不合理设计造成的。对此,安置房工程需选择专业程度高的设计院,不能为了节省成本克扣设计费。夏银宏建议,对安置房建设过程中的门窗、涂料等明确相应标准,防止开发商以次充好。


  三是强化监管,严肃问责。夏银宏认为,安置房建设作为政府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应当规范、透明,让安置房质量看齐甚至超过商品房质量;建议安置房工程继续强化责任终身制,如果产生质量问题,须严肃问责。


  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建议,严把安置房质量关,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于违规建设要从重处罚。同时,协调和敦促相关部门及时办妥建设手续,及时回应和处理群众关切,避免造成群体事件。


  四是推广品牌开发商代建制度,以市场手段倒逼开发商提高安置房建设质量。业内人士认为,品牌开发商通常会考虑品牌影响,建设安置房质量相对可靠。


  半月世界


  4  西班牙用上5G,为什么是华为


  跨国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前不久在西班牙开通该国首个5G商用移动网络,华为成为核心供应商。在西班牙开通首个5G商用移动网络后,半月谈记者在马德里市中心走访时,在太阳门广场的一家沃达丰门店了解到,5G业务已经可以在门店办理,顾客可以签约,网页上显示价格为每月49.99欧元起,不限流量。


  5G网络基站目前多数位于城市商业中心,随后网络覆盖范围将不断扩大。西班牙沃达丰的5G网络由华为和瑞典电信企业爱立信提供技术支持。先期开通5G网络的15个西班牙城市中,有12个安装的是华为的基站。


  5G具有高速、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特点。为能实地体验5G的网速,华为公司的工作人员给半月谈记者一台5G手机进行测试。网络测速软件显示,下载速度最快高达800多兆每秒,上传速度高达70兆每秒左右。而在4G环境下,同样条件的终端上传和下载速度只有十几兆每秒。同时,5G网络的时延测试结果仅为几毫秒,4G网络则是几十毫秒。


  对于沃达丰与华为的合作,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副校长特里卡斯认为,很少有网络供应商能像华为那样做到“前卫”。除了西班牙,此前,英国和瑞士在一些城市开通了5G网络,也都使用了华为技术。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洲5G市场拥抱华为,市场最终还是作出了理性选择。


  目前,华为在5G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性价比高,可靠性强,且与各个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西班牙《世界报》近日刊文说,比起其他竞争者,华为的5G领先两三年。


  “抛弃华为”无疑将拖慢欧洲5G部署进程。德国外长马斯公开表示,德国已有很高的安全标准,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德国就不会排除参与5G竞标的公司。荷兰和英国等国也持类似立场。


  基层治理现代化


  5  乡村人才振兴遭遇引才瓶颈:全县近百村,引才七八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面对乡村人才流失、村干部能力弱等问题,补充新鲜血液成为当务之急。半月谈记者在一些贫困县了解到,当地虽然大力吸引人才,但真正返乡扎根的少。有的贫困县拿出真金白银的优惠措施,一年只吸引回七八人。同时,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为代表的外来人才在乡村事务中又易受掣肘。不少地方由此出现“返乡人才阻力大,外来人才掣肘多”的局面。


  县里引才,一年只引回来七八人


  近期,半月谈记者在某贫困县调研得知,当地为吸引人才返乡创业,自2017年起出台各类优惠措施,吸引退休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


  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政策,对该贫困县来说“含金量”很高。比如提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回乡创业,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工资由原单位照发,采取一事一议予以一次性扶持资金奖励;对于返乡创业的务工人员,给予最高3年的贷款贴息,被认定为县级企业研发机构的给予20万元配套支持等。


  然而,据该县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1年多来,效果并不明显,“全县近百个村子中,只引回人才七八人”。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碰到换届年回村的人多一些,平时很少有人回村发展。


  为吸引人才,北方某县煞费苦心。为请一位农民企业家回村担任村干部,镇里书记、镇长,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先后5次登门拜访,最后县委书记亲自过问,历时3年才请回能人。


  多名在外创业、打工、求学的村民反映“村里留不住人”。吕梁山区的90后王伟在本村创业开饭店2年后计划重新进城,“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村里和乡镇都没有小学,只能陪着孩子去县城”。此外,农村产业不发达,有一技之长的人无法施展本领,农村就业岗位少、挣不到钱等,也让他们“有家不想回”。


  外来人才夹缝生存


  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为代表的外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群众反映,这个群体有能力、有人脉、有视野,许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在其带领下发生巨变。


  然而,不少外来人才在夹缝中求生存。首先,在制度设计上,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是协助角色,提拔时由于不属于村“两委”主干而错失机会。但在实际工作中,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是脱贫主干力量,也是追责第一责任人。一些第一书记对半月谈记者说,虽然一再提倡对干得好的第一书记提拔重用,但责权利不对等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作为第一书记的“娘家”,一些派出单位支持少但派活多。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限于经费不足、人员少等因素,一些派出单位对扶贫的第一书记支持乏力,甚至一些规定的补贴也不能及时发放,第一书记自掏腰包扶贫的事时有发生。同时,第一书记忙完村里的事后,还得加班加点完成原单位的工作。“派活远比给支持积极得多!”


  此外,第一书记还得跟村干部周旋。第一书记驻村后,村“两委”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当“甩手掌柜”,事无巨细全由第一书记等派驻干部操心;一种是暗中“使绊子”,认为第一书记来后会夺了自己的权,表面配合,暗中作梗。


  乡村拿什么吸引人


  基层干部认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实干家队伍,需要把村内村外的人才培养好、使用好。


  完善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制度安排。一些县委组织部长认为,第一书记制度应该常态化、制度化。新进公务员、后备干部都应该有第一书记经历,使第一书记岗位成为提拔干部的必经环节,以利于激发第一书记工作积极性。同时,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并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抽查与处理,保证第一书记待遇的全面落实。


  打造乡村振兴“预备役”队伍。当下不少地方探索实施“农村基层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采取“公选+预任”的方式,选拔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校毕业生、精通农业的致富能手、在外创业的成功经营性人才以及具备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着重吸引游离于城乡之间的体制外精英人才返乡。更重要的是,把握当下脱贫攻坚的时机,加强农村产业支撑,为人才返乡提供广阔舞台;加强县乡两级中小学教学力量,解决返乡人才子女上学问题。


  大力加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代表的村“两委”主干职业化。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农村干部培训增多,但农村干部亟需的管理、法律、技术等培训匮乏,“本领恐慌”仍然大范围存在。基层干部建议,出台针对村“两委”干部的培训课程,以农村当下主要矛盾、问题为导向,全面增加村“两委”主干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推进村“两委”主干职业化。


  教育改革进行时


  6  教不了主科被淘汰,才去教思政?


  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面临“三不”境遇


  中小学思政课提升的核心之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半月谈记者最近在多省份调研发现,当前部分地方中小学思政教师存在专职人员数量不多、专业能力不强、学科地位不高的“三不”境遇,“画线”老师、“作秀”老师一定程度存在。


  专职老师少,高要求“低配置”


  根据现有教材,小学思政课对老师的要求是所有学科里最高的,然而小学思政课的老师往往是“低配置”:教师队伍不专,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小学思政课叫《道德与法治》,涵盖了价值观教育、品德、社会教育、历史、地理、心理学、军事、国际关系、法律等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钟守权说,“这需要老师不仅具有全面的知识体系,还要有驾驭教材、设计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南方某省小学思政老师主要由语文老师兼任,学过法律的微乎其微。“如果说道德是‘万金油课’,谁都还能讲两句,那么法治则是需要专业基础才能讲的。”


  东北某市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说,思政课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尤其体现在县市,老师兼职居多,有些学校思政课是由音体美老师甚至是后勤人员兼职,教育效果很难保障。


  东北某地一位乡镇中心校校长说,目前全校共有3名专职思政教师,两名学校主任兼职(一个主任兼职6节课),再加外聘2人,其中一名专职教师是从班主任岗位退下来的老教师。


  有的学校少量专职思政老师是因教不了主科淘汰下来的。武汉一位教师称,他所在的学校,“当不了班主任的,语文教不好的,身体不好要退休的,甚至是犯了错误的,才当品德专职老师”。


  上课划重点、下课不钻研,有效培训少


  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部分中学政治老师,一上课就给学生划重点、考点,教学索然无味,学生死记硬背,刷题应对考试;还有一种“作秀”老师,用影视、歌舞、游戏等形式喧宾夺主,或以“鸡汤”“段子”哗众取宠,一阵热闹之后,学生们感觉没有学到东西。


  分析“画线”老师、“作秀”老师存在的原因,来自三大“不足”:


  一是能力不足。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政治老师张莉深受学生欢迎。该校高二一班学生冯宣瑞说:“张莉老师把枯燥的概念结合时事讲活了。”后来,在张莉的影响下,冯宣瑞还主动找来《资本论》《国富论》看,觉得政治学科其实并没有那么空洞而枯燥。


  在既定教材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广泛联系实际的老师并不多。张莉说:“课本上写得干巴巴的,我们要论证课本上是正确的,还要让学生听得进去,要花很大的精力备课,这对老师的专业要求非常高。”


  二是对思政课的理解不足。一位长期负责政治课教研工作的专家说,当前部分思政老师对于思政课价值功能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对课程的育人价值认识不够高,存在“高考考什么,自己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自己就怎样教”。


  三是有效培训不足。一位受访者直言,目前老师的培训特别多,投入很大,但是不能解决老师的需求,不少培训沦为利益和权力之争。培训机会区域城乡之间不平衡,县区培训越来越少。


  东北某市一名教师说,目前针对思政课的教研培训机会非常有限,一些边缘城市和县区级学校根本享受不到,很多老师就是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这两本书,上一堂思政课。


  地位不高,职业认同感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与思政教师座谈时提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不少思政老师说,到底能不能理直气壮,他们心里并没有底。


  一位教师说,思政课“说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它是边缘课程、弱势学科,不是主课,思政老师不是班主任,成就感、幸福感、获得感普遍缺乏。


  一些地区思政课在考试中比重不高,老师地位偏低。例如,某市中考中《道德与法治》只占10分,远远低于语数外理化等科目的分值。该市一名初中思政课教师说:“这就意味着政治课在应试上是小科。”学生和家长不重视,老师就处于弱势地位。


  评职称也是一些思政教师的痛点。一些学校职称评定按学科人数的基数来,有的思政教师40多岁了还没有评高级,有的30多岁了还没有评中级。


  “高考改革后,选考政治的学生人数在所有选考学科中最少,政治课也开得少。”湖北一位政治老师说,“在学校和学生心目中,我们贡献很少,带不了学生参加竞赛,连生物学科都不如。”


  一所高校院系党委副书记认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与主课老师相比较,受重视程度和展示平台更有限,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解码城市


  7  赣州:干事之州


  导读


  “滴滴生民汗,斑斑将士血。一方红土地,情与火同烈。”这里,曾是关山重重的红军长征出发地;这里,曾有93万儿女共同奔赴浴血战场;这里,现在到处是活跃的创造,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曾因交通不便步步落后于其他地区的江西赣州,如今已旧貌换新颜——干群紧密融合,同心协力把脱贫之事干好、发展之事干精、环境之事干美。


  脱贫之事不停歇


  走进赣州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一排排现代化标准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果蔬长势喜人。梓山镇排脑村脱贫户李金禄对半月谈记者说,靠合作社免费提供的蔬菜大棚和政府提供的5万元贴息贷款,他家种起了西瓜,年收入七八万元。


  数据显示,赣州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94.88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8.86万人,7年脱贫176.0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6.71%下降到2018年的2.45%。


  显著的成绩离不开多项政策的支持帮扶。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赣州在脱贫之事上狠下苦功夫:率先实施农村保障房规划建设,新建农村保障房17000余套,让建不起房的特困群众住上新居;率先实施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机制,在已有“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基础上,财政出资为贫困户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贫困人口患者住院个人自负比例降至10%以内。


  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创新实施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即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健全一套服务体系,累计带动26.44万户贫困户增收。


  兴国县崇贤乡崇义村83户农户,每户靠养土鸡每批增收2000至5000元;宁都县黄陂镇大湖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最初的6000元增加到12余万元……


  赣南是长征出发地,也是苏区干部好作风发源地。如今,赣州市3509个行政村(社区)都有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8.59万名干部与29.04万户贫困户结对,实现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


  “他给大伙办了很多事,村民有喜事都愿和他说,加上客家话中‘许’和‘喜’谐音,大伙习惯叫他‘喜书记’。”下乡扶贫2年,江西理工大学驻兴国县崇贤乡崇义村扶贫第一书记许立新有了新称呼。


  类似的“别称”不在少数:自然资源部“80后”干部李兆宜曾担任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打井发展甜叶菊产业,被称为“打井书记”;江西省投资集团驻瑞金叶坪乡大胜村第一书记刘欢迎,为五保户、低保户以及无房贫困户筹建“梦想家园”,被称为“欢迎书记”……


  发展之事实现升级跨越


  工业,曾是制约赣州发展多年的一块短板。对此,赣州明确亮出的战略目标“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曾提出:“赣州要跳起来摘桃子!”如今,这个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产业集群加速崛起。2016年,“赣州港”正式开通。不靠海、不沿边,缺乏木材资源的赣州南康,依靠“买全球、卖全球”“无中生有”出千亿级的家具产业集群。


  江西家有儿女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申飞说:“自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商建立合作关系后,就订单不断,今年已有意向合同达5000万美元。”


  实施主攻工业战略以来,赣州打造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两城两谷一带”产业聚集新高地,抓好稀土、钨为代表的稀有金属新材料及现代家具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引领创新。从中成药研制跨入化学药领域,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进发,青峰药业通过技术创新成长为主营业务收入达46亿元的新型医药集团;从家具制造到“家居智造”,机械化生产、智能喷涂等新技术让南康家具走向自动化、机械化……


  据赣州市长曾文明介绍,目前,赣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6.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并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引人才“逆流”赣州。作为欠发达、后发展的内陆地区,赣州人才培育与发展先天不足。为此,赣州专门成立招才引智局和赣南苏区人才发展合作研究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形成招才引智柔性机制。


  数据有力印证:2011年至2018年,赣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10项指标增幅居江西省第一。


  环境之事绘就美丽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李炳军表示,赣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并在2017年被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开始探索新型生态保护路径。


  新思路,体现在变单一治理为系统治理。赣州市以生态问题治理和生态功能恢复为导向,改变以往“管山不治水、治水不管山、种树不种草”的单一治理模式,坚持生态优先和民生优先统一、山上治理与山下治理并举、生态保护与开发治理兼顾。


  新路径,体现在变粗放治理为精准治理。赣州采取“一河一策”,治山、治水、治污“三治同步”,推进治山保水、疏河理水、产业护水、生态净水、宣传爱水“五水共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


  新格局,体现在变单打独斗为共同治理。赣州建立领导干部环境损害“一票否决”、约谈问责、终身追究“责任链条”,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生态综合执法、市县联合执法、部门联合执法一起发力,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赣州干部群众正奋力前行。新气象、新亮点在红土地上不断涌现,干事创业的激情在红土地上熊熊燃烧。


  时政·财经


  8  混改一年间,国企两重天


  这次改革,不但没有一个工人下岗,以前离岗的2000多人,又获得了新岗位!”


  “这次改革,工资噌噌地往上涨了60%多,父母每月还能领到厂里给的1000元孝敬金!”


  “这次改革,干部职工积极性高涨,都铆足了劲儿干,企业效益大幅上升,去年利润增长六成多!”……


  半月谈记者近日深入素有我国化学制药工业摇篮之称的东北制药集团(以下简称“东北制药”)采访发现,一度亏损严重、发展步履维艰的老国企引入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辽宁方大集团并由后者实际控股后,混改1年,企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这些巨变,是在新的控股方没有向企业派一名管理人员、没裁减一名员工的情况下实现的,是依靠混改激发出的内生动力、依靠全面植入民营企业方大集团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的。


  一剂改制良方激活老国企


  午饭时间,东北制药207分厂钳工孟宪伟没有去食堂,而是先赶着把一台设备的滤网换完。“混改前,我肯定会先去吃饭,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主动加班加点,想着为企业多出一份力!”孟宪伟说。


  为解决企业VC项目搬迁资金短缺问题, 2018年上半年,作为上市公司,东北制药通过资本市场定向增发的方式实施混改。2018年4月,辽宁方大集团正式参与东北制药定增项目,此后又在二级市场增持股票,先后累计投入15亿余元,在东北制药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到26.02%,依法依规入主东北制药成为控股股东,国有股退居为第二大股东。企业形成由民营控股、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参股、员工持股的全新股权结构。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明确,法人治理结构更加科学,实现了股权有效制衡、股东与员工利益绑定,形成了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的市场经营和管理决策机制。


  混改不到半年,东北制药一举实现大幅盈利。今年4月2日发布的企业2018年财务年报显示,去年东北制药营收74.67亿元,净利润1.95亿元,上缴税收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4%、64.04%、49.06%。


  混改之初,在方大集团建议下,东北制药全员定岗工资上涨50%,并陆续实施8项员工福利,包括覆盖到员工父母、配偶、子女的医疗资助;配发手机和通讯费补贴;实施惠及员工子女的“方威励志奖学金”;企业完成相应指标,员工父母享受月度千元“孝敬父母金”等。


  去年11月,公司又顺利实施了骨干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计划,向254名管理人员定向发行限制性激励股票3761.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6.6%。集团高管持股在100万至300万股,中层干部和骨干技术人员持股在几万至几十万股不等,真正把企业干好干坏与骨干员工切身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改制改出四大新机制


  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头脑中最大问号是:同样一个企业,为什么能在短短1年内就发生两重天的巨变?


  “这是缘于体制机制的转变和发展动能的转换。”东北制药集团董事长魏海军说,“方大集团没有向东北制药派出一名管理人员,这些巨变主要靠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全面植入方大集团市场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创效模式,形成了强激励、严约束、重落实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


  首先,用人机制彻底打破“铁交椅”,真正实现能上能下。今年2月末,东北制药从基层销售业绩最好的二级单位一把手中提拔3人,分别担任供销公司、原料销售公司、制剂销售公司总经理,3人的年薪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在东北制药干了31年,深知老国企论资排辈,像我这样的地区销售经理,根本不可能提拔到公司高管,但混改后的新体制,真正做到以能力和业绩用人。”其中一名总经理告诉半月谈记者。


  老国企人事关系复杂,能干事的人上不来,不能干的占着位子,新的用人机制震动了全公司。几个月来,已有3名公司副总经理、20余名中层干部被解聘接受待岗培训。与此同时,有26名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走上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


  其次,构建“创造分享,干到给到”的分配机制,真正实现权责利分明。“完成降本增效目标外多创造的利润,最高可按30%~50%的比例对员工进行奖励,这个力度是相当诱人的。”东北制药采购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是桌面上拿钱,走正道可以赚大钱,‘吃回扣’损害公司利益的潜规则没有市场了。以前采购部1年降成本最多两三千万元,今年公司降本目标是15%,全年总额1.28亿元。”


  第三,管理严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东北制药下属供销公司违反规定,擅自对外借款600万元,其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被免职待岗培训3个月,月工资也在此期间从2万元降低为1600元的基本生活费。自2018年7月实施混改以来,已有高管86人次、中层以上干部465人次受到相应的考核处理。


  东北制药审计监察部部长曾令勇告诉半月谈记者,审计监察原来靠领导指令,发现问题往往因为考虑稳定、人情等复杂因素,大多不了了之。现在查实一起追责一起,对事又对人。严管细管让各项生产经营成本都在大幅下降,公司仅销售费用一项,今年还将降低4亿元。


  第四,对标先进,开展赛马,形成“前有金山、后有老虎”的赛马机制。企业确立与国内外最先进医药企业对标的目标,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做到“奖得心动、罚得心痛”。


  东北制药工会主席王燕说,公司下属的70个单位制定了106项赛马方案,内增动力,外加压力,使各层级干部员工的工作作风发生根本性变化。


  混改成功经验值得复制推广


  东北制药集团混改之初并非一帆风顺。定增快到截止日期时,10余家有意参与混改的战略投资者,都因种种原因打了退堂鼓。沈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确定国资退出第一大股东地位、打通社会资本进入国企通道、促进体制机制转变的重大决策,才最终成功引进方大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国资通过资产证券化和投资运营专业化,实现由“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沈阳市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权,创造国有资本流动布局新模式,国有股市值相对大幅保值增值。


  混改后,东北制药集团进一步加大创新和科研投入,着眼未来推进“双创新”驱动战略。2018年企业共计投入2.04亿元用于药品研发,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4.56%。


  随着股权结构“真混”、体制机制“真改”,东北制药的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2019年度公司合并抵消前营业收入预计150亿元,净利润预计比2018年度增长不低于50%,企业全体干部员工正向这样的目标努力。


  回顾东北制药混改之路,魏海军表示:“商场如战场,企业应当成为一支战斗队伍,随时保持战时状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科技·文化


  9  他解读郑板桥的风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清代杰出文学艺术家郑板桥的经典诗句。郑板桥的诗作体现了怎样的精神风骨?其为官为人的事迹又对当下有着何种启示意义?半月谈记者近日就此专访了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城市学院教授荣宏君。


  半月谈记者: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郑板桥历来备受关注,许多人称其不光“书画奇”,而且“思想奇,文章奇”。2012年,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革命老区考察扶贫工作时,引用了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境下创作的,体现了怎样的情怀?总书记在此引用有何深意?


  荣宏君:乾隆十一年,郑板桥调往山东潍县任知县,当时正赶上潍县闹灾荒,郑板桥一到任就投身到抗灾之中。一天,他忙完政务回到县衙休息,突然窗外起风,把翠竹吹得沙沙作响。郑板桥想到潍县百姓缺衣少食,在他听来,这竹叶作响声就好像百姓在饥寒交迫中的哀号。于是,他起来画了一幅风竹图,并题下这首诗。郑板桥对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他心中始终想着百姓,把百姓的冷暖记挂在心。总书记引用这首诗,用“一枝一叶总关情”提醒党员干部时刻想着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半月谈记者:总书记还很喜欢郑板桥的另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曾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引用这首诗表达当年下乡插队的感受;也在2017年接见回国参会使节时讲到“咬定青山不放松”。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信念?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荣宏君:这首诗表面上写竹石,实际是写人。郑板桥以屹立的青山和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说竹子立根破岩中,哪怕风吹雨打、千磨万击,也依然屹立不倒。诗歌借此意象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百折不挠的强者形象。总书记曾多次引用甚至改编过这首诗,他说:“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这表达了扎根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和信念。在新时代,这首诗依然延续着它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


  半月谈记者:郑板桥为官时,不光爱国爱民,也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在培养、发掘人才方面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


  荣宏君:郑板桥极度爱惜人才,善于发现人才,更是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他曾在潍县发现一个叫韩梦周的青年,此人出身穷苦,但人品高洁、读书刻苦。郑板桥出钱供他上学,最后把他培养成一方硕儒。郑板桥在潍县培养了一大批像韩梦周这样的读书人,在潍县大地播撒下文化种子。后来这里相继出了曹鸿勋、王寿彭两位状元,考中翰林18人,中进士者达30多人。潍县科举在清代中晚期“称甲东郡,人才极盛一时”,郑板桥功不可没。郑板桥的惜才之心、育才之道对今天也有很多启示:我们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造就一大批英才,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


  半月谈记者:您在自己主讲的央视《百家讲坛》“翰墨风骨郑板桥”节目中,用了3个“真”来总结郑板桥的精神风骨,具体内涵分别指什么?


  荣宏君:第一个“真”是真气,是说郑板桥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我在节目中讲述了郑板桥帮助大盐商安岐鉴定古书画的故事。他对事泾渭分明,不盲从,不逢迎,敢说真话。


  第二个“真”是真意。郑板桥宅心仁厚,待人真诚敞亮。他发达后,也不忘初衷,一直把做官为民视作己任,这也是他深受百姓爱戴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真”是真趣。我们都知道“坐,请坐,请上座;茶,泡茶,泡好茶”这副对联,郑板桥借此嘲讽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机智幽默。总的来说,郑板桥的人生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其艺术成就,值得现代人思考、学习。


  生态·健康


  10  绿色殡改保住耕地红线


  树葬、鲜花葬、草坪葬……近年来,云南走出了一条节地、绿色、惠民的殡葬改革新路子,节地生态葬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逝有所安:建骨灰堂节约耕地


  背靠青山,前临村庄田野,四周树木葱郁……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勒平村,离村委会不远的山上有一座古朴的骨灰堂。


  勒平村是一个有着811户3200余人口的山村,全村耕地2322亩,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勒平村党支部书记李华昌说:“长期以来,村里的坟地占用近千亩地,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勒平村出台骨灰堂建设方案,并于2017年7月建成占地10亩、有2860个穴位的骨灰堂,目前已安放骨灰盒755冢。


  如何让骨灰堂覆盖更多的村和社区?施甸县结合实际,探索县级融资补助、乡镇和村(社区)筹措为主,群众自筹、社会捐助为辅的模式,推进骨灰堂建设。目前已建成投用骨灰堂22个,其余61个在建、33个筹建。


  “建设骨灰堂既守住了耕地红线,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云南省民政厅厅长孙青友介绍,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2409个,殡葬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保障了农村群众“逝有所安”的殡葬需求。


  厚养薄葬:因地制宜推广民族葬法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云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陈强说,针对少数民族优良的殡葬传统习俗,云南积极引导佤族、傣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采取民俗火化或遗体深埋不留坟头、不立碑等既传统又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葬式葬法。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当地将实行生态葬式葬法的少数民族村组范围划定为少数民族生态安葬区,覆盖全州30个乡(镇、街道)、916个村(居)民小组的25.88万人,此举在云南省成为首创。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协同推进“佤山幸福工程”建设和深化“绿色殡改”。“佤族丧葬文化讲究‘厚养薄葬’,这为殡改奠定了坚实基础。”临沧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杨宝才说。目前,沧源共有610个公益性公墓,实行深埋不留坟头土葬的比例超过90%。


  丽江市十余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葬式葬法中,火葬是较为传统的丧葬方式。目前,分布于丽江各县(区)的彝族、普米族、藏族、苗族和部分纳西族(摩梭人)群众,均实行生态火化安葬,丧事简办的理念得到强化。


  云南省民政厅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云南省112个县(市、区)的1096个乡(镇、街道)9110个村(社区)划定为火葬区或少数民族生态安葬区,分别覆盖全省总人口的70.38%和国土面积的53.27%。


  常伴青山:节地生态葬渐成新风尚


  肃穆的音乐响起,礼仪师佩戴白色手套,手捧可降解骨灰罐缓缓将其放入花坛,撒上新鲜花瓣、倒土、盖草坪、放上盆花。随后,民众将一朵朵鲜花敬献于葬区草坪之上。这是今年清明节期间云南省举行的节地生态安葬活动中的一幕。


  昆明市晋宁区晋福古园的一名礼仪师告诉半月谈记者,节地生态安葬最大的特点是全程不焚香也不烧纸,“不留名、不留碑、不留灰”。


  “我们在民政部门指导下积极推进‘三不留’的节地生态安葬。”昆明市石林福座陵园负责人王礼兴介绍,目前该陵园已开发出可重复利用的生态葬墓位300余个,并推广应用现代墓碑,减少石材耗费。


  云南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相关实施意见,推进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节地生态安葬。目前49个县(市、区)已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占全省总数的37.9%。玉溪、保山、红河、临沧等地对生态节地安葬每人补助2000元以上。


  “从树葬、鲜花葬到草坪葬,节地生态安葬正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成为一种新风尚。”孙青友说。据测算,通过节地生态安葬,去年全省节约土地3300余亩、木材15万立方米。


  民生·社会


  11  数据共享何以反成资源浪费


  导读


  共享本是一件好事,但一些地方在操作运行过程中,制度“真空”导致“公地悲剧”和资源浪费,甚至还不及不共享时的资源利用率。


  失语的共享摄像头


  A君在高架桥上驾车下匝道,途中遭遇另一辆车从右侧超车、别车、剐蹭、逃逸,A君看到前方有2个正对着匝道的摄像头,信心满满报警,等待交警利用监控录像锁定车牌号、找到肇事司机并完成赔偿事宜。


  在事故处理中心,交警查看了监控录像,A君发现城市中心二环线上竟然没有交警的摄像头,A君所看到的正对方的摄像头归属桥梁管理局,没办法查看。交警给A君看最近的下桥出口,一共8个摄像头,但没有一个正对下桥出口的,有3个对着人行道,有2个对着一棵树,视线完全被树叶遮挡,还有1个对着侧面路口。


  A君和交警盯着暂停的电脑屏幕,放大再放大,就是看不清楚任何一辆车的车牌号,像素完全不达标,最后1个摄像头竟然对着下水道井盖。整个故事以A君自认倒霉而结束,找不到肇事车辆,只能走自己的保险修车。


  而A君所在的城市,2015年已发布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官方平台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城市云已接通市政务专网、政务外网、互联网,为人大、公安、信息中心、城管、质监等部门提供电子政务云服务。


  制度“真空”导致“公地悲剧”


  在政府主导下,多地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政府因此掌握着大量原始数据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成为数据发挥更大效用的核心手段。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部门之间权责不清晰,政府职能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对接和运用,“公地悲剧”产生。


  资源采集各取所需。就城市中的摄像头而言,以前是各部门基于自身职能特点,各自设置点位和角度,采集所需要的数据。比如公安机关更多的是抓嫌疑人,所以公安机关的摄像头更多对着人行道,重点关注行人的身形、外貌等特征。而交管部门更需要关注车辆信息,数据采集的时候更需要把摄像头对着车辆经过的路口,来完成对过往车辆的颜色、车型、牌照的识别。其他市政管理部门重视的是市政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摄像头需要对准基础设施。每个部门都希望资源为自己所用,最终往往导致的就是资源浪费,不为任何人所用。


  资源维护各不相干。以往的数据资源由各部门分别采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个部门对自己的数据采集设备负责,一般主要负责运行和维修。资源共享之后,这些设备和硬件设施交由第三方公司运营维护,第三方公司在维护的过程中因为不清楚设施的专业用途,破坏、干扰设备正常职能的发挥。这种人为导致的操作失误引起的数据流失,也是数据资源浪费的一大原因。


  强势部门占有资源。从公安机关内部来看,维稳和社会治安是公安机关的主营业务,交通管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这就导致强势的业务范围或者部门占有共享后的资源,弱势部门无法分享应有的信息,更加剧了资源分配不均。


  资源管理缺乏连贯。数据资源的收集和管理是一件时间跨度大的工作,平台管理多次易主容易导致数据收集不连贯。另外,城市大拆大建过程中,地铁修建、管道开挖、路段修整等活动也容易造成收集“断片”,部门运用数据资源进行城市管理时缺乏相应的佐证。


  解决“画地为牢”,提高共享效率


  一个平台整合数据。加快搭建城市政务云平台,促进区域内形成“数据共享池”,及时将各部门的数据尽快整合进一个统一平台,形成“一张网”,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云平台负责无偿为其他部门提供政务数据共享资源,及时响应其他部门的共享需求,中间的统筹管理应由专门部门负责,其资源整合的反应效率应由专门部门监督考核。


  一套标准规范采集数据。按照一数一源、多元校核、动态更新的要求和统一的标准规范采集数据,以方便各部门取用。比如上述摄像头问题可以选用具有广角镜头的输入设备,以方便不同用途。确保标准化的运营维护,需要对第三方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让更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或组织来做专业的事情。


  一以贯之推进共享。既要有横向部门之间的条线管理,也要有纵向维度的连贯性。横向包含:数据信息传递要准确及时,提高数据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和可靠性,不断扩大数据资源的使用覆盖面。纵向包括:从收集阶段,到调配阶段、处理阶段的延续性,应该是不间断的。要加大数据资源收集方面的硬件基础投入,用高安全、高性能、高规格、高等级的基础设施不间断支撑存储、超算等服务,做到物尽其用,保证资源更新频率。





更多热点内容更新,敬请关注嗨课网论坛(www.hikew.com)






上一篇:2019年半月谈第12期_半月谈2019第12期文章汇总
下一篇:2019年半月谈第14期_半月谈2019第14期文章汇总
仅需50元即可成为公考窝VIP会员,免费下载全站最新公考资料(定期更新)!

点击升级VIP会员:http://www.gongkaowo.com/plugin.php?id=keke_group

温馨提示:开通会员后,任意回复帖子查看下载链接(仅保留2023-2025资料),链接失效请在下方点击网盘失效反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考窝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4 02:08 , Processed in 0.049631 second(s), 21 queries .

本站资料收集于网络及网友分享,如有冒犯贵方,请及时联系:link_fox@qq.com,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