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时政热点分析:让精神扶贫为脱贫攻坚固本培元
以下内容由嗨课网论坛(www.hikew.com)摘自中公
精神扶贫是指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政府扶贫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在不断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部分农民出现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依赖性增强,年年扶贫年年贫,或者是在短暂脱贫后又再度返贫的情况,对脱贫致富产生听天由命、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等、靠、要”等思想,其根本原因是精神贫困。
实施精神扶贫,有利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思想,把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聚焦农村群众精神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施精神扶贫,能够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志气。
实施精神扶贫,能够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在动力,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
实施精神扶贫,能够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从思想上拔穷根,消除精神贫困,最终达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实施精神扶贫,牢牢抓住乡村振兴的灵魂——“乡风文明”,全面推动移风易俗,提升农村道德水平和整体精神风貌,树立文明乡风民风,顺应新时期基层群众发展新期待,促进解决新时代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实现精神扶贫,需要贫困户自身主动作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物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开始进入“深水区”,部分贫困户精神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争风吃醋“抢帽子”,有的坐等救济“熬日子”,这些问题虽然只是极个别现象,容易让其他贫困群众产生“吃亏”心里,进而争相效仿,影响贫困户脱贫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脱贫攻坚行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习近平强调到:“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贫困群众转变等待救济的思想,战胜自卑自若、人穷志短、自甘贫困的思想,树立起正能量价值观,让脱贫观念在贫困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更多热点内容更新,敬请关注嗨课网论坛(www.hike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