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窝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57|回复: 0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3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38
发表于 2021-4-15 14: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科技部通报了9起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的查处结果,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购买论文、违反论文署名规范等,相关责任人不仅被实名曝光,而且均受到相应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惩处违规行为。
  对论文造假等学术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彰显了维护科研诚信、构建良好科研生态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落实这一重要指示要求,坚决破除“四唯”,需要持之以恒抓好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惩处力度,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而刹住学术造假的歪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让违规者受罚,让真正围绕国家需求锐意攻关的科研工作者得到褒奖,才能更好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通报的9起违规案件中,有7起涉及医院。在近年来曝光的学术造假事件中,涉及医院的也占了相当比例,其中既有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也有地处三、四线城市的医院。医院和医生缘何会发生论文造假?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看病既是医生的第一要务,也是其主要职责。因此,无论是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还是评优评先、鼓励奖励,都应该把医术、医德和实际贡献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关主管部门和医院却把论文当作“硬杠杠”“金标准”;在考核评比中,存在“做一百台手术不如发一篇论文”的怪现象。想方设法发论文成为医院的导向,使许多医生苦不堪言。
  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导向至关重要。为此,中办、国办2018年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坚持分类评价的原则,两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医院为例,一线临床医务人员,评价标准不妨多考虑临床服务工作量、手术量等情况,论文、课题要求可以相对低一些;对于科研岗位人员,则可以侧重考虑研究成果是否推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等。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刀切,一味要求医生搞科研,并把发论文与评价考核进行捆绑,无异于本末倒置。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也同样如此,对人才的评价要坚持尊重规律、问题导向、分类评价、客观公正的原则,切实克服“四唯”倾向,突出对成果质量、实际贡献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考察。
  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科技创新,源泉在于人才,关键在于导向。遏制学术造假、维护科研诚信,一方面需要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继续保持“零容忍”的态势,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聚焦主业、守正创新,在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上动脑筋、下功夫,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5日 05 版)




上一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为防汛救灾创造良好信息环境
下一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仅需50元即可成为公考窝VIP会员,免费下载全站最新公考资料(定期更新)!

点击升级VIP会员:http://www.gongkaowo.com/plugin.php?id=keke_group

温馨提示:开通会员后,任意回复帖子查看下载链接(仅保留2024-2026资料),链接失效请在下方点击网盘失效反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考窝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1 19:30 , Processed in 0.036808 second(s), 21 queries .

本站资料收集于网络及网友分享,如有冒犯贵方,请及时联系:link_fox@qq.com,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